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AI朗读冲击有声读物市场
发布时间:2024-07-01 16:06:09
|
AI科技生活
|
浏览量7
·
评论0
·
点赞0
|
电脑报
|
电脑报新媒体平台
科普图文简介:
你爱听有声书吗?AI朗读或冲击有声读物市场。

人物声音差异明显,情感饱满且在细节处能听到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随着有声读物市场迭代,“听书”再次赢得终端市场青睐,而AI成为背后默默推动这一切的“读书郎”。

AI推动有声读物市场迭代

B站、喜马拉雅、懒人听书……AI配音的内容开始冲击各大有声平台,不同于多年前平缓、无趣的配音,如今的AI很好地扮演了“配音演员”这一角色,不仅能够赋予不同人物不同音色,再配以各种细致入微的音效以及背景环境声,有声读物变得生动有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AI正在逐渐进入出版业,尤其是在有声读物领域,一些由AI生成的声音开始担任朗读者的角色。以苹果公司为例,其悄然使用人工智能和语音合成技术开发了AI机器人,朗读一些读物。在苹果公司的Books用户中,搜索“AI narration”关键词可以看到多部有声读物,这些读物描述为“模仿人类语气的数字语音朗读”。

1802987964380913666

苹果悄然使用人工智能和语音合成技术开发了AI机器人

除苹果外,Meta也发布语音生成AI模型Voicebox,支持从文本中生成语音,能够根据仅两秒长的样本匹配音频风格,并将文本样本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在给定单独的语音样本的情况下,并能够以说话者的原始语音朗读翻译后的文本内容。而国内腾讯智影、剪影等AIGC内容创作平台同样推出各式AI朗读工具,进一步降低用户内容创作门槛,也推动有声读物市场的快速迭代。

有声读物市场火爆

除技术快速迭代外,有声读物市场的成长潜力也让众人惊叹。

据研究机构 Wordsrated 的数据显示,有声读物市场预计从2022年到2030年每年增长 26%,到2030年达到350亿美元。事实上,有声书是数字出版重要的分支之一,全球有声书市场整体保持高速发展,为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消费者。

而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集团的美国图书行业分析师克里斯汀·麦克莱恩预测,2023年将是出版业转型的一年。麦克莱恩说,出版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一种方法是意识到消费者行为的变化。Z世代(12—26岁)和千禧一代(27—42岁)现在是重要的图书消费者。在尼尔森为客户所做的一项研究中,使用抖音图书标签的人中有80%年纪在35岁以下。由此判断,新一代的读者正在涌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时间也渐渐变得更碎片化,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随时阅读的需求,既消磨时间,又能增长知识。在目前近100家大大小小的有声书平台中,有专门针对有声书的平台,如云听、喜马拉雅FM、猫耳、荔枝FM、微信听书、懒人听书、酷我听书、企鹅FM、掌阅、酷听听书等,甚至还有一些方言类的有声书平台。还有传统的听歌平台,如QQ音频、网易云等,也都开通了有声书频道。而知识付费类的平台,如得到、樊登读书,也更加丰富了听众的收听内容。

争夺市场红利的AI

火爆的有声读物市场在成长过程中原本就经历了多轮洗牌和沉淀,腾讯领衔投资喜马拉雅FM、获得小米集团战略投资的蜻蜓FM、今日头条系的“番茄畅听”、被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吞下的“懒人听书”等平台逐渐形成了第一梯队,而在资本的加持下,有声书平台纷纷结合新兴技术进行创新,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完善了用户体验。

AIGC浪潮下,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AI朗读让听众已经很难分清内容到底是真人录制还是AI合成,尤其是人声模仿这一块,AI软件平台通过真人朗读长短句,采集用户音调、音色及音准信息后,真人录音朗读后AI会进行学习训练,往往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定制声音,再让这类AI定制声音为自己打工录制有声读物,快速丰富内容的同时,也让不少兼职甚至专业配音演员感到恐慌,他们担心自己的声音被 AI 复制,从而失去工作机会。

1802988471413547009

AI争夺真人配音“工作机会”

然而专家表示,要完美地复制人类说话的方式,AI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类在说话时会表现出独特的语调、节奏和情感,“人类对声音非常敏感。”配音市场执行官大卫・西卡雷利告诉 CNBC,“人类最擅长的是时机掌握,无论是尴尬的停顿还是幽默的喜剧感觉,这些都很难由 AI 声音一次性做到。”

绕不开的版权问题

除了同真人争夺配音工作外,AI朗读虽然能在短时间带来大量内容,但版权问题却亟待解决。

首先,AI合成声音,本身就有一定的侵权风险。当下的人工AI与模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工AI是完全复刻一个声音。被人工AI复刻之后,通常声音版权应归于原作者,但最终还是要看合同的约定。为防范此类侵权纠纷,音频平台通常会先争取获得文学作品版权的授权,然后还要获得权利人对于声音的授权,获得双重授权后才会在授权期限内对作品进行版权运营.对于人工AI声音复刻作品,所有的文字或声音都需要获得他们原创作者的授权。

其次,在他人文学作品基础上进行朗读或表演所产生的音频内容也有可能涉及侵权问题。Spotify旗下公司就曾发起抗议,认为苹果 AI有声读物严重影响收入,并利用其声音培训AI,而苹果随后出面澄清,表示上线 AI 只是服务于创作者,并不是抢饭碗。

总体而言,经历过跑马圈地、版权争夺乃至恶意刷榜等无序竞争后,有声阅读市场有望步入精细化内容主导的内容竞争阶段,AI朗读既是平台新时代的“杀手锏”也是一把“双刃剑”。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暂无评论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