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室里与死神赛跑的医生们很伟大,但对急诊事业做出贡献的还不止这一个群体,在大众被忽略的角落里,院前急救的团队也在不辞辛劳地坚守岗位。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也就是我们印象中派出救护车的团队,他们会在病人拨打120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响应,在病人到达医院前负责实施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和监护。
在这个团队中有这样一位医生,他不仅用专业知识帮助病人,也在临床工作之余开展了很多科普和宣传,目的是让市民了解更多的急救知识,他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院前急救部的赵金川医生,院前急救时间的每一秒压缩,都离不开他和他的团队们日复一日的坚守。
技术进步的实施者
据了解,我市的视频120急救从2016年酝酿想法,2018年开始主城试运行,2022年正式与电话120融合,这几年时间里一直在根据反馈更新功能。2023年,成功启用视频120的报警数7000多条,截至2024年9月,这个数据翻了一倍,达到15000多条。一项新技术的使用与推广背后,是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急救团队所有成员的努力,作为其中的一员,赵金川从始至终见证着视频120的成长,而几年间一点一滴的进步,也深刻反映出科普推广工作的艰难与不易。
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做视频120急救时,赵金川表示,视频120急救可以提高定位效率,有画面的提示比单纯的声音沟通更直观,信息也更丰富,可以省去调度员与报警人之间的很多无效沟通。根据此前1.0版本的使用效果反馈,视频120急救报警的定位基本可将误差范围控制在300米以内。同时,通过视频,救护人员可以在未到达现场前提前了解患者情况,并时时观察其状态变化,指导患者或身旁的家属按照医护人员的远程演示,采取急救措施,如常见的心肺复苏、海姆尼克法等,都可以通过视频120急救实现。
迎难而上的坚守
赵金川说到,现在还有很多市民不知道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报警电话。“当我们拨打120电话报警占线时,我们的语音提示是:坐席忙,请稍候,请不要挂机,但依然有很多市民选择不停挂断再重拨。这种错误做法会导致原本的排队状态取消,每次挂断又要重新等待接线,反而耽误与调度员的沟通。”
按要求,120指挥调度中心需要确认每一起报警电话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所以遇到电话挂断未接通的情况,调度员会进行回拨,而回拨又可能遇到报警人还在拨打导致仍然无法接通的情况,一来一去很容易延误救援。谈及此,赵金川流露出不少遗憾,他也表示,这方面的科普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无论是对视频120急救的推广,还是有关急救知识的科普宣传,想要达到普及大众的程度都并非容易的事。赵金川表示,院前急救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医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院前急救又是老百姓接触医疗的第一环节,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最迫切的问题,所以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为百姓的健康生活,我们一起添砖加瓦。
记 者:林安琪
编 辑:卢婷婷
主 编:李家勇
总编辑:余师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