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渝中区两路口贺龙雕像广场,由漫科学科普平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以及渝中区两路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科普惠民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以“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为主题,吸引了许多居民的热情参与。
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旨在为公众广泛普及防癌知识,推动肿瘤的早筛早诊早治,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医疗服务,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
漫科学科普平台总编辑余师亮在活动现场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面对肿瘤,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绳,不盲目恐慌,也不轻信谣言。通过科学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手段,提高肿瘤的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戒烟戒酒等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积极推进肿瘤防治的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及肿瘤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肿瘤的认识,消除对肿瘤的恐惧和误解,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防癌观念,增强公众的防癌意识。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顾劲扬、史政荣、邓新等专家团队亲临现场坐诊,他们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耐心细致地为居民提供肿瘤防治咨询服务,并紧密结合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既往病史,给出个性化筛查建议。
“基层防癌工作需要打破居民对肿瘤防治的多重认知误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顾劲扬表示,无症状不就医观念普遍,不少居民对慢性肝炎、胃炎等癌前病变的定期筛查有所忽视。对体检异常指标缺乏应有的重视,错误地认为化验指标未超标就无需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其次是对肿瘤早期筛查技术存在严重误解,对微创介入治疗抱有过度的担忧。
此次肿瘤防治义诊活动意义极其重大且影响深远。它绝非仅仅是一次将医疗服务下沉至基层社区的惠民实践,更是将“防、筛、诊、治”全链条完美融入社区健康网络的经典范例。这一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肿瘤防治的认识水平,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开辟了极具创新性的崭新路径,犹如一座灯塔,引领着健康生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肿瘤防治的重要性,为全民健康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贡献了重要力量。
记 者:余俊苇(实习)
编 辑:叶家余
主 编:陈 鑫
总编辑:余师亮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