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耒水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铊浓度异常”一事引发关注,据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经核实,确定污染源为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的某水泥生产企业。主要原因为该企业近日拆除旧生产线的窑炉时,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经排放口流入外环境水体导致。
那么,铊是什么?为何都闻“铊”色变?
(图源“央视频”)
水泥厂窑炉灰造成铊浓度异常
据央视新闻报道,本次铊污染源为郴州市苏仙区良田水泥厂。
一般的水泥厂,其原料中铊元素含量并不高,不足以对外界产生影响。但郴州是“有色金属之乡”,当地水泥企业生产中所用的原料里,铊元素的含量往往也相对较高。
在湖南地区,由于矿山开采,造成废弃矿石数量大,有时也需利用水泥窑进行协同处置,而废弃矿石中就可能含有铊元素。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水泥厂协同处置含重金属的工业固废和危废,水泥窑炉残灰中的铊盐含量就会很高。
至于窑炉内为何会留存铊元素?这是因为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料中的铊组分会在高温煅烧过程中,与其他成分结合形成水溶性的铊盐,铊盐会在炉窑里累积,残存在炉窑底部和周边。
由此,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情况通报中提到的,本次铊浓度异常的主要原因是,雨水冲刷水泥窑炉内含铊灰尘,经雨水排放口流入外环境水体。
耒水为湘江最大支流,河水受到铊污染,会不会威胁沿线群众饮用水安全,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
从通报情况看,事件发生后,耒水郴州-衡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以下简称:大河滩断面)数据显示铊浓度异常,造成跨市污染,威胁下游饮水安全。
数据显示,大河滩断面的铊浓度为0.13微克/升,虽然相比起饮用水的标准0.1微克/升超得并不多,但考虑到大河滩断面与上游污染源的距离,以及河水的稀释净化作用,可以推测上游污染源初始浓度更高。
在对涉事企业下游受影响的河段实行控源截流、投放除铊剂治理后,截止到目前,事发地下游各水厂出水铊浓度均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1微克/升以内,污染源得到了管控。
(图源网络)
铊是什么?
虽然一直在强调铊元素很危险,但铊到底是什么?
铊(tā)元素符号为[Tl],是无味无臭的银白色金属,通常以一价或三价的硅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形式存在于土壤中。铊盐为无色、无味的结晶,溶于水后没有特殊口感。
铊可以通过金属矿石的冶炼、采矿、水泥生产和矿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释放到生活环境中。铊通常与某些金属共生,高温冶炼时,铊蒸气可能引起中毒。
铊毒性很高,一般成人最少致死量约为每公斤体重8-12毫克,即不足1克即可致死。
·急性铊中毒:一般接触12~24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随后出现的周围神经病变以下肢为主,常见足部麻木伴烧灼样疼痛,痛觉过敏。2~3周内常会出现头发束状脱落,短期内发生斑秃或全秃,胡须、腋毛和眉毛均会脱落。
·慢性铊中毒:除上述急性铊中毒症状外,还会有视神经、迷走神经和脑神经损害,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心动过速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接触铊的可能性很低,主要通过接触含铊废水污染水源或土壤导致中毒。人们食用该土壤生长的蔬菜、瓜果或饮用污染水后发生慢性铊中毒;生产中,防护设备不到位,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接触引起中毒;另外,铊盐误服也是一个因素。
铊中毒能治好吗?目前尚无专门的特效解毒药物。治疗以清除毒物、减少吸收(如催吐、吸附剂等)。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铊在向公众展示其危险性、毒性的同时,在工业、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也不可忽视。
随着重金属研究的深入,污染治理技术也需要不断进步,才能将从威胁人类健康的“毒品”变为促进经济提升的“珍宝”。
参考资料:
[1]王姣,聂志勇.铊中毒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09).
[2]肖祈春,肖国光.含铊废水污染及其治理技术[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5,43(01).
记 者:叶家余
编 辑:卢婷婷
主 编:陈 鑫
总编辑:余师亮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