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四天内两次洪峰过境,这场"70年一遇"的洪灾为何如此严重?
发布时间:2025-06-30 19:05:51
|
洪水降雨地形预警
|
浏览量3338
·
评论7
·
点赞131
|
漫科学
|
科创扬帆,科普同行
科普图文简介:
贵州榕江遭遇“70年一遇”特大洪水,受强降雨影响,县城短时间内积水成灾,形成罕见洪峰。

近期,“村超”发源地贵州榕江县两度遭受洪水侵袭,县城在短短数小时内沦为一片汪洋。据榕江县的石灰厂水文站获得的数据显示,该站录得最高水位创下1954年建站以来的最大值。

年年有雨,为何今年的雨量导致了灾害?这场"7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的成因究竟是什么?

1939612166645547009

(图源“人民日报”)

“70年一遇”洪灾如何形成

6月,正值江淮地区迎来梅雨季节,西南季风强烈发展,将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的丰富水汽输送到贵州及江淮地区。与此同时,北方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在贵州至江淮一带交汇并持续,形成了从贵州延伸至江淮的大范围东西向雨带。

18日至24日期间,榕江县最大累计降水量超过600毫米,这一数值超过了北京一年的降水量总和。最大小时雨强达到64毫米,远超历年同期平均值。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沈雨旸表示,除了降雨的动力和水汽条件较为理想外,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是导致降雨区域相对固定的主要原因。冷暖气流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对峙和交汇,形成了“拉锯战”,进而引发了长江南北两侧附近持续的强降雨。

除了气候因素,榕江县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是导致灾情爆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位于贵州东南部的榕江县,地处珠江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县城坐落于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三江交汇之处,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洪水走廊”。

当富含水汽的暖湿气流被苗岭山脉抬升,在被迫爬升过程中发生剧烈冷却,水汽凝结成雨倾泻而下,形成了所谓的“地形雨增幅效应”。加之山地的陡峭,导致雨水汇流速度极快,地表径流迅速向河谷汇集。

此外,榕江县域内拥有大小河流67条,总长度达到1303公里。这样的地形特征也使得榕江县极易发生洪灾。

据榕江县委书记徐勃表示,今年榕江遭遇了三江汇流,最大洪峰流量达到了11360立方米/秒,创下了榕江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1939612215257530370

降雨量等级划分

每当遇见洪水和暴雨,我们总能从天气预报或媒体新闻中,听到“降水量达到××毫米”的说法。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降水量达到100毫米又是什么概念?

气象预报把下雨、下雪都叫做降水,降水的多少叫降水量,表示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可以理解成,在完全平整的地面上放一个开口向上的容器,落入里面的雨水既不会蒸发也不会渗漏,24小时后容器里的水深就是降雨量。

说得再直观一些,1毫米降雨量意味着每平方米土地接收到1升雨水,因为:1毫米*1平方米=0.001立方米,也就是1升,相当于2瓶矿泉水(500毫升/瓶)。

那么,1毫米降水落到田地里有多少呢?每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因此,1毫米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这样,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据测定,降5毫米的雨,可使旱地浸透3厘米~6厘米。

气象部门根据24小时内的累计降雨量,将降雨分为6个等级:小雨(0.1~9.9毫米)、中雨(10~24.9毫米)、大雨(25~49.9毫米)、暴雨(50~99.9毫米)、大暴雨(100~249.9毫米)、特大暴雨(≥250毫米)。

而此次榕江县一小时降雨量最大已经达到了64毫米,就能理解这个危害程度了吧。

在暴雨来临之前,气象部门会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这四级预警信号有各自的具体标准。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939612275479347202

截止到6月29日,强降雨天气过程已结束,榕江县江河湖库汛情平稳。

目前,县城启动了分片区网格化救援机制,依托冲锋舟、皮划艇等装备,快速转移被困群众 。随着洪峰退却,主城区道路积水明显下降,部分交通已恢复通行,多路段清淤、消杀和电力、电信抢修同步推进 。

参考资料:

[1]朱研.“村超”发源地贵州榕江两度被淹,超50年一遇的洪水从何而来?.极目新闻,2025-06-29.

叶家余
陈鑫
余师亮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诗韵润心田
地形特殊加上暴雨确实容易受灾
黑帮教父
三江汇流洪峰流量破纪录太罕见了
麻辣羊头
暴雨成灾让人揪心,榕江挺住!
知足常乐
600毫米累计降水量超过北京一年总量
松间照清泉
地形雨增幅效应加剧了榕江灾情
古韵知音者
网格化救援机制值得点赞
神秘的水晶预言家
冷暖气流对峙形成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