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北京工业大学
英文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标签:地方公办、理工、双一流、211
二、学校概况
1.师资力量
·教职工总数
- 总数:3326人
·专任教师情况
- 专任教师:2230人
- 正高级职称:493人
- 副高级职称:852人
·研究生导师
- 博士生导师:762人
- 硕士生导师:1779人
·高层次人才
- 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
-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
- 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44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卓越人才:34人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
-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41人
- 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95人
·国际及港澳台教师
- 总数:90人
- 教授:4人
- 副教授:3人
2.科研情况
·科研设施
- 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
- 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
- 国家级引智基地4项
- 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
- 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
- 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
- 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
- 北京市级科研基地45个
- 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
- 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
- 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
·科研成果
- 由崔嵬教授主持的“天基空间目标广角凝视探测雷达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 由王成教授主持的“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爆炸防控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由席军强教授主持的“车用自动机械变速操控系统”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科研方向
- 陶瓷基复合材料快速制备技术
- 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
- 高阶拓扑和量子点研究
- 二维铁电金属研究
- 自旋电子学领域
- 纳机电系统
- 硅基不同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湿度传感
- 光学连续谱束缚态研究
- 学校还定期出版专业刊物2种,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 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科技力量。学校在“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1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1项,实现了一等奖连续三年不断线 。
- 学校在超快激光微纳制造、反常霍尔效应、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新体制雷达、材料结构力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并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北斗系统、火星探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数据来源:学校官网)
三、专利概况
1.专利数量
有效发明专利:3,098 件
(数据来源:大为全球专利数据库,截至报告日)
2023年公开发明:1,045 件
2023年授权发明:530 件
(数据来源:大为全球专利数据库,截至2023年12月31日)
2.专利族规模
(1)专利族大小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的专利族规模情况,依据为“同一专利族包含的专利数量”。
*说明:专利族的规模反映了发明的国际保护范围和市场潜力,显示了创新的重要性和全球化战略。较大的专利族可能意味着高技术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布局,同时也暗示了较高的法律维护成本。专利族的专利数量还揭示了科研团队对不同司法管辖区专利法规的适应策略和研发投入的深度。这一指标为评估专利的商业价值、法律效力和地域差异提供了重要信息。
(2)最大专利族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最大规模专利族情况,依据为“最大专利族包含的专利数量”。
*说明:分析一个创新主体的最大专利族所含专利数量,有助于揭示其核心创新领域、研发重点、全球市场策略、竞争地位和潜在收入源。这反映了其技术发展趋势、法律保护力度,并为技术转移、风险管理和资源分配提供指导,从而支持更全面的商业和技术决策。
3.专利的全球布局情况
(1)申请趋势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的专利申请趋势情况,依据为 “已授权与申请中专利数量比例”。
*说明:专利组合中的授权专利与申请中专利之比,可以反映出高校研发团队是否正在积极地布局更多专利。高比例的授权专利往往显示了专利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法律保护,而申请中专利较多则表明了积极的创新活动和市场潜力。授权的专利定义了当前的知识产权,而申请中(待审)专利则允许修改或提出新的权利要求,以反映当前的技术趋势。既有已授权专利又有待审申请的专利组合,往往比只有已授权专利的组合更有价值。
(2)已授权专利的全球布局
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在中国大陆以外的4个地区获得了专利授权,按授权数量依次为美国、IP5以外地区、欧洲、日本。
*说明:专利组合的地域布局情况,可以反映出高校研发团队的研究重点和战略方向。专利集中的地区可能指向团队寻求技术转化和商业合作的关键市场。同时,这也表明了团队对不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其在全球科研和商业环境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3)正在进行的全球申请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在中国大陆以外管辖区专利申请的情况,依据为“在中国大陆管辖区以外,及通过PCT途径申请专利的数量占总申请数量的比例。”
*说明:专利组合中的申请中专利在不同地区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反映出专利组合的布局趋势。
四、专利的质量状况
1. 专利的技术价值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的技术价值评估情况(专利质量分数),依据为“平均质量得分(Q-Score)”。
*说明:专利质量(Quality)分数反映了一件专利相对于全部相关专利的整体质量情况,它评估了发明的描述程度、创新性、对于市场/商业的重要性和意义,及其与当前正在开发和部署的技术的相关度等。专利技术价值评估进一步被细分至全球主要经济体的30个行业领域,目的是确保专利组合中的技术领域是统一定义和评估的,并且是基于该特定行业的相同评估标准。
2. 专利的法律价值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的法律价值评估情况(专利稳定性分数),依据为“平均稳定性得分(V-Score)”。
*说明:专利的稳定性 (Validity)是对一件专利是否有效的法律认定,反映了一旦经受无效挑战时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大小。这涉及评估该专利是否符合各种要求和标准,包括新颖性和创造性(非显而易见性)。专利法律价值评估进一步被细分至全球主要经济体的30个行业领域,目的是确保专利组合中的技术领域是统一定义和评估的,并且是基于该特定行业的相同评估标准。
3. 专利的经济价值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全部专利的经济价值整体评估情况(市场估值),依据为“全部专利的整体估值”。
*说明:估值方法结合了来自多个可信源的专利和财务数据,以对全球专利给出实时、客观且随市场变化而动态更新的估值。估值模型以客观方法为基础,采用 "从专利使用费中扣除"的计算方法,以确保标准化和一致性。
五、专利的转让转化潜力
1.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的转让转化潜力情况,依据为“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占全部专利的数量比例。
*说明:当某件授权专利达到了一定的质量和商业化相关度标准,并且其所有权信息与公开记录相一致,该专利即为“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
2. 最有价值的专利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的最有价值的专利情况,依据为“最有价值的专利”估值占专利组合整体估值的比例。
*说明:“最有价值的专利”—— “皇冠上的宝石(Crown Jewels)”是AI识别出的创新主体专利组合中具有关键价值驱动力的专利。这是将专利的“质量得分”、“稳定性得分”和其他评估指标与绝对基准阈值以及相关行业的相似专利进行多维度比较后确定的。
3. 当前不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中不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情况,依据为“当前不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占授权专利的数量比例。
*说明:当某件专利未达到最低的质量阈值,该专利即为“当前不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针对在质量上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专利权人应仔细审查每一件专利,找到问题和根源所在。另一方面,我们建议专利权人从中进一步筛选出确实没有必要维持的专利,从而降本增效。
六、专利的技术领域
按照“技术群组(Technology Group)”颗粒度的大小,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分为7个大类、20个中类和39个小类。
·最大规模的技术群组为“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专利数量2353件。
·第二大技术群组为“机械和控制系统(Mechanical & Control Systems)”,专利数量1711件。
·第三大技术群组为“人工智能技术(AI Technologies)”,专利数量1295件。
·…
转载自智立千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