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对着手机、电脑屏幕久了,抬头一看,眼前会出现一些像线条或气泡一样的漂浮物,仔细一看又没了。
这可能是患“飞蚊症”了。
在我们的眼球内部,有一个类似果冻的结构,称为玻璃体。玻璃体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由水、透明质酸及胶原蛋白等构成,占据了眼球4/5的体积,起着支撑眼球、保证光线通过的作用。
年轻时玻璃体是透明、均匀的,随着年龄增加、患病或损伤,玻璃体开始液化、塌陷或脱离,导致不透明物质漂浮其中,阻挡了光线,让我们“看到”这些飘来飘去的细点状、丝状或网状的黑影。这就是飞蚊症的由来,在注视蓝色天空、白色墙壁等光亮的背景时尤为明显。
飞蚊症主要分为生理性飞蚊症和病理性飞蚊症。
生理性飞蚊症:大部分飞蚊症属于生理性,它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一般不影响视力。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在近视人群中发病年龄可提前。多数人会在3~6个月内逐渐适应,大脑会逐渐适应并自动忽略它们。
病理性飞蚊症:小部分人的飞蚊症属于病理性,如果眼前出现了大量的“飞蚊”,且常常伴随闪光感,甚至视力下降,那要考虑是否为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或葡萄膜炎等眼底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40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度近视者;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史者;有眼部外伤或眼部手术史及眼内炎症者,是飞蚊症的易患人群。
对于飞蚊症,一般是早发现、早应对,科学护眼是关键。
生理性飞蚊症的预防主要是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加强日常健康用眼的管理。病理性飞蚊症可以通过预防原发病的发生来降低飞蚊症的发病率。
1.长期近距离用眼人群,如学生、文字工作者、长时间使用电脑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通常连续用眼1小时,休息10分钟以上,定期远眺放松眼睛。
2.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蛋类、干豆类、肉类、蘑菇、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海鲜类、未精制的谷物类、鱼类食物,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戒烟酒。维生素A是眼部必不可少的营养素,B族维生素可促进眼内细胞的新陈代谢,维生素C、维生素E能清除自由基,提高眼部免疫机能,防止视力下降。
3.在明亮的环境中,使用遮阳帽或太阳镜可以帮助减轻飞蚊在强光下造成的视觉干扰。
4.对于有病理性飞蚊症风险的患者,例如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外伤,以减少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尤其是在突然出现大量新飞蚊或伴有闪光感的情况下,这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信号。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当前活动,并尽快就医检查。
一般来说,大部分飞蚊症不影响视力,也无需特殊治疗。
但如果出现飞蚊伴异常闪光(眼前像有闪电)、短时间内黑影数不断增加、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视线遮挡这3个信号得赶紧去眼科门诊检查,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参考资料:
[1]杨欣.预防飞蚊症要注意这些!常用的方法是哪些?[J].健康必读,2024 (33).
[2]石燕红.飞蚊症是怎么回事?要不要紧?[J].健康必读,202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