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如何帮孩子克服“开学焦虑症”
发布时间:2025-08-29 17:19:48
|
开学焦虑生物钟运动心理建设
|
浏览量3048
·
评论0
·
点赞137
|
漫科学
|
科创扬帆,科普同行
科普图文简介:
收藏好这份开学指南,迎接新学期吧!

新学期伊始,许多学生可能因环境变化、学业压力或人际适应等问题,陷入焦虑: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想到要去学校就提不起劲,连爱吃的零食都没了胃口,甚至偷偷躲在房间里说“不想开学”——这就是所谓的“开学焦虑症”。

其实这事儿特常见,可能是因为要去新班级、怕跟不上功课,也可能是好久没见同学有点慌。作为一种在学生群体中常见的问题,如何科学调适心理,以积极状态迎接新挑战,是学生和家长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但只要找对方法,就能把焦虑赶跑,开开心心迎接新学期。

1961357613757747202

来源:包图网

“开学焦虑症”源自哪里?

1.大脑里的小闹钟还没调好

人类大脑如同精密的指挥中心前额叶皮层理性指挥官杏仁核则是敏锐的哨兵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前额叶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当面对新环境时,杏仁核往往会率先拉响警报。这种神经发育的时间差,使得孩子更容易被不确定感淹没——就像新手司机面对复杂路况时,刹车系统总比方向盘更敏感。

2.身体里的压力小马达转太快

大脑里藏着个“压力小马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简称HPA轴),当压力持续超标时,就会触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连锁反应导致皮质醇水平异常升高,这种压力激素不仅抑制褪黑素分泌,还会造成肌肉紧张、心跳加速等躯体化症状。平时作业少、能随便玩的时候,马达转得慢,学生精神满满;可一想到开学要早起、要考试,“马达就会地加速,冒出好多压力激素(皮质醇)。

许多学生描述的太阳穴突突跳”“胃里像压着石头,正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典型表现。更值得警惕的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改变海马体结构,从而损害记忆力和专注力。

3.心理的三难困境

除了生理反应,“开学焦虑症”也体现在心理上。

生物钟紊乱——假期里晚睡晚起成了常态,大脑和身体习惯了这种节奏,开学后要求早起,自然会产生抵触。

目标缺失——假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开学后骤然面对新知识、新任务,容易感到压力和迷茫。

社交适应——经过漫长的假期,孩子可能和同学联系减少,开学后需要重新适应融入集体。

1961357666496925698

来源:包图网

三招打败“开学焦虑”

1.调整作息

提前按学校作息制定时间表:固定起床、睡觉时间,减少游戏娱乐时长,逐步缩短假期生物钟与校园生物钟的差距。例如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半睡觉,中间穿插学习、运动时间,让孩子身体先适应开学节奏。

2.增强运动

孩子在奔跑、跳跃、攀爬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物质。这种因子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修复,让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更密集、更高效。

喜欢运动的孩子海马体体积更大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更高,这意味着他们能更快记住知识点、在课堂上更能集中注意力

3.心理建设与沟通

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一聊新学期的期待,比如认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参加有趣的活动等,激发孩子对开学的向往。

同时,家长要先保持情绪稳定,如果孩子表现出焦虑、抵触,不要一味指责,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担忧,表示理解,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1961357695030775809

来源:包图网

其实开学焦虑一点都不可怕,就像夏天偶尔会下雨一样,找对方法就能慢慢放晴。家长多一点耐心,学生多一点勇气,跟着这份反焦虑指南,一定能开开心心走进校园——毕竟新学期里,还有好玩的科学课、有趣的运动会,以及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假期见闻的快乐,在等着学生呢!

请家长跟学生一起阅读这份反开学焦虑症指南,然后迎接新学期吧!

参考资料:

[1]黄红玲.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09):30-32.

[2]唐闻佳.及时沟通定好计划,缓解“开学焦虑症”[N].文汇报,2021-09-01(007).

叶家余
陈鑫、杨建华
余师亮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暂无评论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