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哈尔滨工程大学
英文名: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标签:中央部署、理工、双一流、211
二、学校概况
1.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与授权点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
- 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
-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 本科招生专业:43个。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
-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8个。
·学科排名与影响力
- ESI前1%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共6个学科。
- ESI世界前1‰学科:工程学。
·师资队伍规模与结构
- 教职工总数:3027人。
- 专任教师:1955人。
-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314人。
·人才计划与荣誉
- 院士:6人(含双聘)。
-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
- 国家级人才:149人次。
- 省部级人才:120人次。
- “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
-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
- 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多名教师获评。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支团队获评。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支团队入选。
·教学与科研成就
- 学生国际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逾千项。
- “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
-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
- 创新创业教育荣誉:包括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称号。
- “小平科技创新团队”:“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此荣誉。
-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6名学生获此奖项。
- 毕业生就业率: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3%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 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超过70%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近半数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
·对外合作与交流
- 国际合作关系: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30余个国家13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 联合学院: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成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
- 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交换项目:与18个国家及地区43所高校建立项目。
- 孔子学院:与乌克兰国立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 国际奖学金项目:是“中国政府原子能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居里夫人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
- 国际组织成员:牵头成立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ICNAME),是“北极大学联盟”“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成员单位。
2.科研情况
·科研机构与设施
- 教学科研单位:共设有23家。
- 科研机构:共设有40多个。
- 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共设有150多个,包括:
- 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
-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
-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
- 国际联合实验室:16个。
- 前沿科学中心:1个。
-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8个。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9个。
- 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
- 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
-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
- 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1个。
-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6个。
·科研成就与贡献
- 科研项目:承担各类项目8200余项。
- 科技奖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0余项。
- 重大科研成果:包括国内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填补国内空白的成果,以及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曾摘取世界第一的成果。
- 技术储备:在船海核领域保持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的技术储备。
- 关键技术支撑:对我国大型邮轮、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船用发动机、华龙一号等国之重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科研创新与突破
- 深潜器:“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10896m,是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
- 定位系统:研制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服务于蛟龙号等载人深潜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研发深海亚米级水声综合定位系统,保障奋斗者号、深海勇士号的深潜任务。
- 动力定位系统:研制成功国内首套最高级别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取得重大工程化突破。
·科研质量与认证
-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
- 国家大学科技园: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数据来源:学校官网)
三、专利概况
1.专利数量
有效发明专利:6,224 件
(数据来源:大为全球专利数据库,截至报告日)
2023年公开发明:1,638 件
2023年授权发明:1,188 件
(数据来源:大为全球专利数据库,截至2023年12月31日)
2.专利族规模
(1)专利族大小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的专利族规模情况,依据为“同一专利族包含的专利数量”。
*说明:专利族的规模反映了发明的国际保护范围和市场潜力,显示了创新的重要性和全球化战略。较大的专利族可能意味着高技术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布局,同时也暗示了较高的法律维护成本。专利族的专利数量还揭示了科研团队对不同司法管辖区专利法规的适应策略和研发投入的深度。这一指标为评估专利的商业价值、法律效力和地域差异提供了重要信息。
(2)最大专利族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最大规模专利族情况,依据为“最大专利族包含的专利数量”。
*说明:分析一个创新主体的最大专利族所含专利数量,有助于揭示其核心创新领域、研发重点、全球市场策略、竞争地位和潜在收入源。这反映了其技术发展趋势、法律保护力度,并为技术转移、风险管理和资源分配提供指导,从而支持更全面的商业和技术决策。
3.专利的全球布局情况
(1)申请趋势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的专利申请趋势情况,依据为 “已授权与申请中专利数量比例”。
*说明:专利组合中的授权专利与申请中专利之比,可以反映出高校研发团队是否正在积极地布局更多专利。高比例的授权专利往往显示了专利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法律保护,而申请中专利较多则表明了积极的创新活动和市场潜力。授权的专利定义了当前的知识产权,而申请中(待审)专利则允许修改或提出新的权利要求,以反映当前的技术趋势。既有已授权专利又有待审申请的专利组合,往往比只有已授权专利的组合更有价值。
(2)已授权专利的全球布局
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在中国大陆以外的5个地区获得了专利授权,按授权数量依次为IP5以外地区、美国、日本、欧洲、韩国。
*说明:专利组合的地域布局情况,可以反映出高校研发团队的研究重点和战略方向。专利集中的地区可能指向团队寻求技术转化和商业合作的关键市场。同时,这也表明了团队对不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其在全球科研和商业环境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3)正在进行的全球申请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在中国大陆以外管辖区专利申请的情况,依据为“在中国大陆管辖区以外,及通过PCT途径申请专利的数量占总申请数量的比例。”
*说明:专利组合中的申请中专利在不同地区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反映出专利组合的布局趋势。
四、专利的质量状况
1. 专利的技术价值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的技术价值评估情况(专利质量分数),依据为“平均质量得分(Q-Score)”。
*说明:专利质量(Quality)分数反映了一件专利相对于全部相关专利的整体质量情况,它评估了发明的描述程度、创新性、对于市场/商业的重要性和意义,及其与当前正在开发和部署的技术的相关度等。专利技术价值评估进一步被细分至全球主要经济体的30个行业领域,目的是确保专利组合中的技术领域是统一定义和评估的,并且是基于该特定行业的相同评估标准。
2. 专利的法律价值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的法律价值评估情况(专利稳定性分数),依据为“平均稳定性得分(V-Score)”。
*说明:专利的稳定性 (Validity)是对一件专利是否有效的法律认定,反映了一旦经受无效挑战时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大小。这涉及评估该专利是否符合各种要求和标准,包括新颖性和创造性(非显而易见性)。专利法律价值评估进一步被细分至全球主要经济体的30个行业领域,目的是确保专利组合中的技术领域是统一定义和评估的,并且是基于该特定行业的相同评估标准。
3. 专利的经济价值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全部专利的经济价值整体评估情况(市场估值),依据为“全部专利的整体估值”。
*说明:估值方法结合了来自多个可信源的专利和财务数据,以对全球专利给出实时、客观且随市场变化而动态更新的估值。估值模型以客观方法为基础,采用 "从专利使用费中扣除"的计算方法,以确保标准化和一致性。
五、专利的转让转化潜力
1.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的转让转化潜力情况,依据为“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占全部专利的数量比例。
*说明:当某件授权专利达到了一定的质量和商业化相关度标准,并且其所有权信息与公开记录相一致,该专利即为“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
2. 最有价值的专利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的最有价值的专利情况,依据为“最有价值的专利”估值占专利组合整体估值的比例。
*说明:“最有价值的专利”—— “皇冠上的宝石(Crown Jewels)”是AI识别出的创新主体专利组合中具有关键价值驱动力的专利。这是将专利的“质量得分”、“稳定性得分”和其他评估指标与绝对基准阈值以及相关行业的相似专利进行多维度比较后确定的。
3. 当前不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
这部分显示了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中不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情况,依据为“当前不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占授权专利的数量比例。
*说明:当某件专利未达到最低的质量阈值,该专利即为“当前不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针对在质量上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专利权人应仔细审查每一件专利,找到问题和根源所在。另一方面,我们建议专利权人从中进一步筛选出确实没有必要维持的专利,从而降本增效。
六、专利的技术领域
按照“技术群组(Technology Group)”颗粒度的大小,专利权人(创新实体)存量专利分为6个大类、15个中类和26个小类。
·最大规模的技术群组为“导航与传感(Navigation & Sensing)”,专利数量2746件。
·第二大技术群组为“工程(Engineering)”,专利数量1420件。
·第三大技术群组为“交通与环境技术(Transportation & Environmental)”,专利数量1167件。
·…
转载自智立千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