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未设置支持javascript
你以为冬天燕子往南飞,不,是往南非!
发布时间:2025-09-04 09:10:20
|
候鸟迁徙导航保护
|
浏览量4356
·
评论5
·
点赞170
|
漫科学
|
科创扬帆,科普同行
科普图文简介:
架好设备,准备观鸟

进入9月,凉爽的秋天已是指日可待,每到这个时候,最兴奋的莫过于蛰伏了一个夏天的鸟类爱好者了。大家纷纷开始规划行程,整理装备,喊上好友们一同赶往海边与林间,迎接从北方归来的候鸟们。

这些每年往返于南北两地的鸟儿,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如此漫长的迁徙呢?

1963198948743696385

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来源:汉中林业

迁徙是候鸟的生存本能

随着一年中季节的改变而周期性迁徙来变换栖息地,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这类鸟就称为候鸟。

作为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1500多种鸟类,其中候鸟超过800种,占比超过一半。在重庆市,每年会途经300余种候鸟,包括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

食物是候鸟迁徙的首要原因。在北方的冬季,气温骤降,大地被冰雪覆盖,许多植物停止生长,昆虫也销声匿迹。而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低,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依然有丰富的食物可供它们食用。

繁殖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驱动力。北方的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适宜,植物生长茂盛,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筑巢材料和丰富的食物。同时,北方地区在夏季的天敌相对较少,有利于幼鸟的生长和存活。而到了冬季,北方过于寒冷不利于幼鸟的生存,大鸟便会带着幼鸟飞往南方温暖的地方越冬。

根据候鸟在不同地域出现的时间差异,鸟类学家将其细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

夏候鸟是指春季迁徙至某一地区进行繁殖的鸟类。它们会选择适宜的地点筑巢、产卵并抚育后代,待幼鸟具备飞行能力后,于秋季集体南迁至温暖的越冬地。次年春季,这些鸟类又会重返原繁殖地。在我国,杜鹃、家燕等是典型的夏候鸟代表。

冬候鸟的迁徙模式与夏候鸟相反。它们于秋季从北方繁殖地迁徙至较为温暖的地区越冬,待翌年春季再北返繁殖。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鸿雁、天鹅、各种野鸭等都是常见的冬候鸟。

候鸟通常遵循固定的迁徙路径,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季节性周期往返,这些路径被称为“候鸟迁飞通道”。

在全球9大候鸟迁徙路线中,有4条穿越中国,分别为西太平洋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中亚-印度迁徙路线和西亚-东非迁徙路线。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是候鸟数量最多和多样性最丰富的迁徙路线之一,跨越东西半球的22个国家和地区。

因此,我们常说的候鸟飞往南方过冬并非中国南方,比如北京雨燕从北京出发,经内蒙到新疆,然后南下超越伊朗,通过红海来到非洲,最后到达南非,迁徙距离长达25000公里,历时三个多月。

1963198996575539202

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图。来源:《中国海洋与湿地鸟类》马志军著

神奇的候鸟导航系统

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有些鸟类的迁徙距离能达到上万公里。它们是如何识别路线,精准地到达目的地的呢?

目前鸟类的导航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视觉定向与非视觉定向。

视觉定向,是鸟类通过观测那些自远古以来便照耀着天空的日月星辰,或是那些固定不动的地标,如蜿蜒的河流、波光粼粼的湖泊和连绵的海岸线,来锁定自己的飞行方向。

在白天,候鸟能够通过感知太阳的位置和角度来判断自己的飞行方向。它们体内仿佛有一个生物钟,能够根据时间的变化调整对太阳位置的判断,即使在阴天或多云的天气,也能大致感知到太阳的方位。

到了夜晚,星辰就成为了它们的导航工具。尤其是北极星,由于其位置相对固定,成为了候鸟夜间迁徙的重要参照。候鸟能够记住星辰的排列模式,通过识别这些模式来确定自己的飞行路线。

非视觉定向则比较神秘。主流研究认为,鸟类运用他们特化的像类似哺乳动物的松果体结构,感知着地球磁场的细微变化,以及雷暴、偏振光、紫外线等自然现象的波动,从而精准地锁定飞行方向。

一些候鸟还会借助地面上的地标来导航山脉、河流、海岸线、湖泊等显著的地理特征,都可能成为它们迁徙路线上的路标。例如,一些水鸟会沿着河流的走向进行迁徙,就像一条天然的引路绳,指引它们顺利到达目的地。

1963198765452611586

候鸟在湿地公园短暂停留。来源: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

数以百亿计的候鸟,年复一年地飞越千山万水。它们的伟大迁徙,既是地球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大自然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生命传奇。感慨大自然神奇的同时,护航候鸟迁飞安全势在必行。

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编制了《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将90%的候鸟迁飞通道关键栖息地纳入有效保护范围、80%以上的候鸟种类得到有效监测等目标。

同年,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越冬水鸟总数量达505.9万只,为迄今全国范围内监测数量的最高纪录——这一数据,也称为我国候鸟保护成效的生动注脚

参考资料:

[1]黄垚.迁飞挑战重重,如何守护“永远在路上”的候鸟?[N].新华每日电讯,2025-08-15(005).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鸟儿又没有导航仪,它在飞行中靠什么确定方向呢?[J].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2017 (11).

叶家余
陈鑫、杨建华
余师亮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创作来源:版权属于原作者,侵权请联系客服
责任编辑:漫科学
评论
Ocean
北京雨燕飞到南非太震撼了
跃动先生
迁徙路线跨越22国令人惊叹
萌兔小宝贝
保护候鸟就是守护生态平衡
明月照我
它们靠星辰和磁场导航太神奇了
炫彩酷女孩
候鸟迁徙真是一场生命奇迹
漫科学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