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警犬工作领导小组设计发布了中国警犬统一标识——画面中那只威风凛凛的“形象犬”,正是咱们中国自主培育的昆明犬。别看它现在成了“国犬代言人”,还出口到了新加坡、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可不少人初见它,总忍不住嘀咕:“这不是德国牧羊犬吗?”
哎,这可真是天大的误会!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只纯国产的硬核工作犬。
体型比例:大型⽝
精力指数:续航超强,堪称 “永动机”
个性特点:对自家铲屎官忠诚到骨子里,机警灵活,适应力拉满;对陌生人有所保留,保持安全距离观察观察
独处能⼒:成年后可短时间独处,但更爱有人陪
驯养难度:聪明得像会“读心术”,一点就通(新手慎入,你可能反被它“套路”)
掉毛指数:季节性掉毛,掉一筐那种
理想肩高:公犬体高65-70cm,体长70-76cm,体重35-42kg;母犬体高60-65cm,体长65-70cm,体重32-38kg
常见毛色:草黄色、狼青色,还有经典的“黑背装”(背部黑亮,腹部带黄褐色斑纹,辨识度超高)
昆明犬跟德国牧羊犬确实像“异父异母的双胞胎”——立耳、竖尾、肌肉线条利落,不仔细看真容易搞混。所以很多人都误认为昆明犬是外国培育而成的狗狗,但其实并不是。
故事还得从1955年说起,当时云南省公安厅根据刑事侦查工作的需要成立警犬繁殖训练所,组织了一批公安人员饲养与训练警犬,从昆明市及其附近选购了20头(6公、14母)狼犬,打算培训出好的警犬苗子。
不过要培育新犬种哪有那么容易?得从数量、选育方法、品系特征到警用性能,一点点抠细节、磨标准。科研人员把自己“泡”在犬舍里,在封闭环境里一繁一育就是30多年。直到1988年,“昆明犬选育”作为部级科研项目通过验收,这只完全由中国自主培育的新犬种才正式得名“昆明犬”。
昆明犬不仅是独一无二的国产警用工作犬品种,填补了中国不能自行培育军警用犬的空白,后来还被录入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世界动物遗传资源状况》,并于199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妥妥的“国货之光”!
如果搜索昆明犬的相关报道,部分媒体会提到“昆明犬是我国唯一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工作犬”,关于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活物”是否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内,小漫此次邀请到了重庆市律师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星律师为我们解答一二。
小漫:活蹦乱跳的狗狗,算“知识产权”吗?
刘星:知识产权是指依法享有对智力劳动成果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包含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制止不正当竞争、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货源标记、其它智慧成果等。
在动植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则方面,我国对植物新物种的知识产权保护较为明确,例如我国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通过植物新品种权(如水稻、小麦等作物的品种权)、发明专利(如基因编辑技术)和商业秘密(如育种方法)进行保护。
但我国对动物新物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限制。例如,动物育种成果可能通过技术专利(如育种方法、基因技术)或商业秘密保护,但没有“动物新品种权”这一权利。这主要考虑到动物伦理、生物安全和伦理争议(如基因编辑动物)的复杂性。
所以呀,“昆明犬”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实是对我国科研人员培育技术、遗传资源的认可。简单说就是:这只狗的“诞生配方”,完完全全是咱中国自己的!
和很多工作犬一样,昆明犬也是典型的“闲不住”——它们大多不太喜欢安静地待在家里,也不是很喜欢自己在院子里瞎跑,而是需要与人进行互动。而且对于有经验的饲养者来说,它们也比较容易训练,通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后,就能够享受敏捷、飞盘等需要一定技巧的运动。但对于养犬新手来说,它们可能会显得过于聪明和兴奋,训练难度较高。
从被误认为“进口货”,到成为警犬标识的“形象代言人”,昆明犬的故事,藏着中国科研的韧劲。下次再见到它,可别再认错啦——这可是咱中国自己的“汪汪队”王牌!
参考资料:
[1]彭建国.中国本土犬系列介绍1 昆明犬[J].中国工作犬业,2020 (05).
[2]彭建国.昆明犬综述.第17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