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没减下肥,现在又得藏肉过冬了。
实际上,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超重率、肥胖率,以及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迅速攀升。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达50.7%,也就是说每两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青少年肥胖率15年增长12倍!更扎心的是,每年因为肥胖而直接花费的医疗费用超过2400亿元——相当于每天花了6.6亿元来“收拾”脂肪。
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近日,中国天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布了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与全国锻炼率分布地图。今天咱们就来破案:到底是谁在偷偷囤肉?又是谁在坚持运动?
南北肥胖差异比甜咸粽子争霸还刺激。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结果,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将全国31个省(区、市)按成年人(≥18岁)肥胖(BMI≥28)占比人群情况,由低到高排列后,划分为五个等级。颜色越深的区域,肥胖率越高。
从地图上看,全国肥胖率分布那叫一个“泾渭分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堪称“肥胖重灾区”,每5个人里就有1个是“胖友”。而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青海、宁夏就幸福多了,平均每10个人当中有1人肥胖。这南北差异,堪比南北甜咸粽子之争2.0。
为啥南北肥胖率差距这么大呢?除了吃得多,遗传、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也影响颇多。
从气候环境与身体活动因素来看,北方地区冷得像个大冰箱,人体得储存更多脂肪来保暖,而且冬季又长又冷,大风呼呼刮,大家都不爱出门,活动量直线下降,脂肪就这么悄悄堆积起来了。南方呢,温暖湿润,一年四季都适合运动,夏天热得像个大火炉,身体能耗高,脂肪想堆积都难。
气候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膳食模式。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北方的居民膳食中馒头、面条、饺子等高碳水,以及红烧肉、炖菜、油炸食品等高脂肪含量食物占比相对较高。这些食物饱腹感强,能帮助人们御寒,但同时也提供更多的能量,能量一超标就容易导致肥胖。而南方地区往往以稻米为主食,同样大小一碗米饭,相比一碗面热量更低。
从地理地貌来看,北方多高原、平原,地形平缓,走路都像在散步。南方多丘陵、山地,日常通勤上下台阶、爬坡,就像在做有氧运动,肥胖风险自然就低了。
当然,遗传基因、代谢能力、高糖高脂加工食品、外卖文化、久坐办公、情绪性进食、睡眠不足等,也都是肥胖的“帮凶”。
运动无疑是科学减肥最有效、健康的途径。它不仅能消耗大量热量,帮助我们燃脂、减重,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即使在静止时也能消耗更多能量,从而养成“易瘦体质”。
从全国锻炼率分布地图上看,京津地区和东部到南部沿海地区锻炼率比较高,而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在保持运动这一个好习惯面前,潜力十足,需要加油了。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可加速脂肪燃烧;同时搭配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
“迈开腿”,也要搭配“管住嘴”。此前,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这份国家制定的食谱,细化到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大家科学减重。
这些可以放心炫:
1.全谷物主食,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2.新鲜蔬果,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
3.低脂肉,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4.低脂或脱脂奶类。
这些是热量刺客,快拉黑:
1.能量炸弹: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400kcal/100g以上能量的食物)。
2.重油重盐食物。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3.酒精。每克酒精可产生约7kcal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小贴士:每天吃多少
可根据身高(cm)-105计算出理想体重(kg),再乘以能量系数15~35kcal/kg(一般卧床者15kcal/kg、轻身体活动者20~25kcal/kg、中身体活动者30kcal/kg、重身体活动者35kcal/kg),计算成人个体化的一日能量。
温馨提醒:减肥要循序渐进,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kg,这就够了,太快容易反弹,毕竟咱们的目标是长期拥有好身材,而不是图一时爽的数字游戏。
参考资料:
[1]中国天气网.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首发!一键自查:你的体重在 “健康区” 吗?.2025-09-06.
[2]澎湃新闻.《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发布!教你科学减肥.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