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在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医学心理科专家团队结合今年宣传主题““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开展专题健康宣教活动,通过义诊、讲座、赠送安神茶饮等服务,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和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活动中,医学心理科、神经内科和中医科专家们为大众讲授了《关于失眠,你知道多少?》健康讲座,围绕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免费义诊,还就心理健康的中医调理做了专门介绍,以及经颅磁刺激、失眠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等该院新近开展的改善睡眠质量等新业务、新技术。
医学心理科主任贺英副教授介绍,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优质睡眠对身心健康与日常工作生活至关重要。睡眠障碍作为常见健康问题,会显著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这“一老一小”人群中发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睡眠质量息息相关。
专家介绍,数据显示全球约七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遭受精神障碍的影响。近年来,新桥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接诊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问题类型也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从该门诊就诊情况来看,6至12岁小学生以多动、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等发育性问题,非器质性头疼、腹痛、心慌等躯体化问题,冲动、易怒等行为问题为主;中学生更多面临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家庭问题等困扰;大学生则以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较为多见。
专家指出,家庭治疗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呼吁,家长需了解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科学陪伴,与孩子共同成长。
相比青少年,老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往往更隐蔽,也更易被忽视。前往新桥医院医学心理门诊数据显示,就诊患者中排名前三的问题是老年期抑郁症、痴呆伴发的精神和行为异常以及老年期焦虑症。
专家指出,社会对老年心理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病耻感强,排斥就诊;二是把心理问题等同于正常衰老,错过干预黄金期。认知障碍的早期信号是近期记忆力下降,抑郁症则表现为懒言少语、食欲减退,焦虑症常伴随过度担忧和睡眠问题。专家建议,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如社区可以面向老年人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特别是对空巢老人定期探访等。
据了解,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界卫生组织(WHO)此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发育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发育障碍疾病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